陈焕杰

年级:2002级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职务:深圳华视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政协委员
荣誉:2014年深圳好青年

李佳玲

年级:2005级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职务:泉州采购通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克彬

年级:2004级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职务:泉州金海洋文化培训学校董事长

黄志兴


年级:2005级

专业:商务英语

职务:海南博金轩泰石材厂总经理

许伟强

年级:2002级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职务:厦门忠泰汽车董事长

张信康

年级:1997级(中专)
专业:汽车系
职务:鑫展旺集团福州分公司总经理

泉州理工学院 创业者的摇篮

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办学20多年来,创新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理念是激励人生,迈向成功——把学院办成“创业者的摇篮”。

办学20多年来,学院积极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以创业文化建设为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创业的热情,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业者和创业型人才。

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载体

加强创新创业队伍建设,组建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将创业课程纳入学院总体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课程教案,按照不同年级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分层次的指导。

2012年学校获批“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承担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支持创业促进就业”为民办实事项目,为360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同年,泉州理工职业学院挂牌“YBC创业服务站”,标志着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正式落户,为该校学生创业指导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推动创业教育的新发展。

有特色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

立校之初,泉州理工学院即以“创业者的摇篮”作为办学目标,2008年创立了“大学生创业街”(当时即吸纳了9个创业孵化项目),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投身自主创业并小有所成的年轻创业者。2012年,在晋江校区开辟了20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区”,为构建富有高职特色的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坚实的实践平台。

打造校内师生创业孵化基地

整合已有专业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扩建或新建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接受教师入股,使其转化为教师工作室和师生创业孵化基地。由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担任创业孵化基地的主体实践者,在保障教学的同时,开展社会服务,以市场检验学习的专业技能。目前,广告中心、旅游中心、猎途信息技术公司等基地营运已步入正轨,该校后期还将投入影视制作中心、工艺雕塑工作室、电子商务中心等。

积极开展创业文化建设

将创业文化与办学特色相结合,将创业精神作为学校精神来培养和积淀,让“大学校园创业”成为一种文化,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学院董事长每学年开学初亲自给新生作创业报告,用自己创业实践鼓励大学生创业。

同时,学校开展创业文化建设,通过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创业设计大赛、创新创意竞赛等活动,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强化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努力营造积极进取、踏实求学、刻苦上进的良好学风,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近两年来,累计对5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系统创业培训,有40多名毕业生成功实现创业。

陈焕杰:当选2014“深圳好青年”的理工学生

2014年5月,30岁的泉籍年轻企业家陈焕杰当选为深圳团市委组织的“2014年深圳好青年”,成为本年度获得该称号的最年轻企业家。

陈焕杰是惠安人,2005年毕业于泉州理工学院。2009年,他创办了深圳华视光电有限公司,如今华视光电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净资产超过1.2亿元,员工总人数超过850人。

对于事业的成功,陈焕杰说,感恩母校泉州理工学院的创业氛围和早锻炼制度,他才会萌发创业梦想并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成功。

创业5年公司销售超10亿 入选“2014年深圳好青年”

对于获得“深圳好青年”这份荣誉,陈焕杰很谦虚,“我年轻一些,也更有冲劲。其他人也都谦让我”。

2005年从泉州理工学院毕业后,陈焕杰就进入触摸屏行业,从普通实习生培训起步,一年后晋升为研发工程师,后又晋级为项目经理,2009年他辞职创办了深圳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短短5年间,他一手打造的华视光电在已成为集液晶模块(LCM)的技术开发、生产及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酷派、中兴、联想、TCL、天宇朗通、海尔等主流手机厂商的供应商。现在,企业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净资产超过1.2亿元,员工总人数超过850人。

如今,陈焕杰越发坚定自己的选择,“我会继续专注触摸屏领域,希望以后的华视,可以持续稳步发展”。

专注专业成就创业梦想 感谢母校早锻炼制度

在陈焕杰看来,专注和专业是自己创业成功的两大筹码。他本是学汽车检测的,后虽转攻触摸屏,但凭着一股钻劲,他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十几年,最终取得成功。

“先要在一个行业里扎进去,让自己变得更专业,才有继续勃发的能量。”陈焕杰说。

对于创业,陈焕杰最感谢的就是母校泉州理工学院,“我创业的种子从大一就萌发了。”陈焕杰说,学校社团活动、校外实践很多,他和很多学生一样,很早就接触社会实践。

“尤其是读大学时每天的早锻炼制度,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和恒心。”陈焕杰说,能在大学时坚持三年早锻炼的人,不仅身体好,而且做事情、创业更懂得坚持。因为“创业不会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以坚持最重要”。

李佳玲:驰骋建材行业的“女汉子”

川妹子李佳玲2008年毕业,一年后就跟人合伙办了广告公司,不久后又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石材广告公司。如今,公司团队50多人,年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

她的“跳跃性”发展,印证了她的大学模式的成功,即除了专业学习外,更注重社会实践和创业体验,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这是她认为自己成功的最主要因素。

毕业一年即办广告公司 6年来专注石材行业

在公司50多人的团队里,李佳玲自嘲:“我不会设计,不懂文案,不做技术,啥都不会。”

但这位“三不会”美女老总却带出了泉州石材行业最厉害的广告公司:年营业额达到1000多万元,网点铺遍全国。

刚毕业时,李佳玲做的是石材行业的广告业务,工作与专业并不对口,但她的想法是既然去做,就一定要做好。入职几天后,她就签到第一单,一个月就成为公司的业务冠军,一年不到就升职为业务经理。

一年后,她离职与朋友合伙成立另一家公司。2012年,她自立门户,成立泉州采购通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在旁人眼里,李佳玲是“跳跃性发展”,但她心里却清楚,唯有专注,才能专业,“虽然有离职,有创业,又分分合合的,但我都没离开石材行业”。

在校曾是“活跃分子” “专科生就业更有优势”

在大学时,李佳玲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经常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兼职,“无论在学校或者在社会,与人相处的能力无疑是最重要的”。

李佳玲说,在学校参加各类活动需要协调很多方面的关系,这也塑造了她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这些能力,为她之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基础,“作为企业负责人,有管理的艺术,会用人,是最重要的”。

“在学历上,专科生处于劣势。不过,处于劣势的我们反而更可能把优势触发出来,比如说吃苦、胆量、魄力,有时候反而在实践上更占优势。”李佳铃说,没有母校的社交和创业熏陶,就没有她今天的成绩。

对于母校的学弟学妹,她建议,除了学习以外,要多扩大自己的圈子,多参加学校的活动,增加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自己其他的技能,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余克彬:要做福建教育界的“新东方”

初入大学时,三明小伙余克彬在母校的《成长笔记》里写下一句话,“我上了民办高中,又上了民办大学,将来还要当民营企业家”。

三年后,他创办了泉州金海洋文化培训学校,并在短短几年间成长为泉州知名的培训机构,“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输在起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坚持和不放弃”。

立军令状借外债办培训 坚持不放弃赢得事业

毕业即创业,当时的余克彬“口袋里有一点钱”,是他勤工俭学积累下来的,还有担任清华总裁班招生代表时挖来的第一桶金。

为了筹措资金,他向乡下的父母借钱,并向父母写下“军令状”,言明资金是用来创业而不是用来挥霍。有了资金,还得找场地。为了省车费,他手拿泉州地图,在街头巷尾徒步寻找房源。尽管练过长跑,但一天下来,仍两脚肿痛。

艰难困苦,却无法打消余克彬的决心,他一路坚持,最终将金海洋文化培训学校带到正规。到2014年,金海洋在校生多达千余人,成为泉州知名的培训机构。

余克彬说,创业时自己创下不少人生中的第一:第一次靠两条腿走遍泉州,对家人立下第一笔军令状,背上人生中的第一笔外债,发传单时第一次尝到被撵出去的滋味。

参加马拉松长跑 锻炼创业意志

从初出茅庐到事业有成,余克彬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一切,源自于他日积月累的坚持。

“在校时,我就坚持参加学校的马拉松长跑项目,还有在教育培训行业的积累。”余克彬说,三届马拉松比赛,磨炼了他的意志;而在家教、民办校招生业务上的兼职,也积累了经验。

在大学期间,他参与了很多的社会实践,他认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认识更多的人,更加了解这个社会。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提起母校,余克彬总是心存感恩:创业之初,吴滨如副董就给他做了详细规划和指导;在金海洋办学过程中,母校还经常给予场地免费租借的支持。

当然,更关键的是,“无论什么时间也不该放弃前行”,这也是他创业几年来最深刻的感受。

黄志兴:把火山岩石材做到全世界

海南人黄志兴,2005年来到泉州读书。三年时间,闽南人“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和泉州理工学院独特的创业培养,让他一步步走向创业的道路。

毕业后回海南,黄志兴将当地的海南火山岩石材资源开发成建材销售。如今,他的事业越做越大,年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对于母校,黄志兴很感恩,“在学校,我感受到闽南人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

3年创业做石材生意 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

初见黄志兴,他正忙碌着,身后的石材厂里,堆叠着切成板材的火山岩。

“这叫火山石,也叫海南黑洞石,可以做建材,有冬暖夏凉,吸水渗水的优点。”黄志兴说,厂里的火山岩石板材出口到日韩等国家,此外也有南安水头的订单。

毕业后,黄志兴在泉州开过广告公司,做过外贸跟单,也做过企业培训。最终,他选择回海南创业,做石材生意,“家人都在海南,回去工作好照顾父母”。

创业之初,他没日没夜地找客户做销售,几年来基本没睡过懒觉,就算晚上应酬到两三点,隔天依然是8点起床。“幸亏在理工读书时有早锻炼的基础,不然也扛不住了。”

做了3年多的石材生意,黄志兴的工厂渐入佳境,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年销售额达到了1000多万元。对于未来,他的想法很简单,“慢慢扩大生产,争取把火山岩石材生意做到全世界”。

在校兼职学杂费自理 感激母校创业培养

在学弟们的印象里,黄志兴待人热情,很少拒绝别人。黄志兴说,自己朋友多,也乐于助人,“我备了几辆自行车,经常有人借车。甚至午休时都会被借车的电话吵醒”。

而让黄志兴感受最深的,是闽南人爱拼敢赢的创业精神。“当时学校里很多人做兼职,大家都想创业。”在校期间,黄志兴做过《英语周报》的销售、移动公司的手机卡销售代表,后来又帮科技局的科技培训中心招生。“就《英语周报》一项,开学初就能赚到两三万。”黄志兴说,兼职让他赚到第一桶金,他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从不用向家里伸手;此外,学校里兼职和创业的氛围,让对自己职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想法,“在工作上,不要墨守成规,要勇于改变现状”。

许伟强:打造闽南二手豪车交易平台

在学校三年,许伟强坚持兼职,除了赚到第一桶金外,他还学到了经验,积累了人脉和渠道。

毕业后,在短短几年内,许伟强就开了两个车行,专门从事二手豪车交易,年交易额达到了好几个亿。但他说,没有学校创业精神的鼓励,就没有后来他的创业。

在校3年坚持兼职 积累人脉经验准备创业

许伟强是厦门本地人,2002年考入泉州理工学院,学汽车检测专业。入学后,许伟强就被学校浓浓的社会实践氛围感染了,“当时在泉州校区,出门就是市区,很多同学做兼职,很早就接触社会”。

没多久,他找到了一份在4S店卖车的兼职。课余和周末,他都到店里做销售。仅用了一周时间,他就能轻车熟路地拉单找业务。没多久,他就成为店里的销售骨干。

“在校三年,我坚持兼职,赚到第一桶金,也积累了人脉和经验,为创业做足了准备。”许伟强说,通过兼职,他不仅熟悉各种车品牌,对上下游产业也有了一定了解,这才有了他之后的创业。

做二手名车交易 车行年交易额达数亿

如今的许伟强,拥有两个车行,年交易额达好几个亿。他车行里交易的豪车,甚至成为闽南一带的豪车风向标。

说起自己的成功,许伟强说离不开校友的支持,“在闽南做汽车这一行,总会不经意间碰到校友”。

时不时,就有客户见到他车行里挂着的“泉州理工学院厦门校友会”的牌子,然后惊呼:“我也是理工毕业的!”

“有时候想知道车的一些信息,都可以通过校友来打听。”许伟强说,自己的车行做的是二手名车交易,主要靠平台和渠道,这些都离不开校友的支持。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也越来越懂得整合校友资源,“理工最强的专业就是汽车类,毕业生遍及福建各地,如果能将校友资源整合起来,进行资源对接和互助,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张信康:做福建汽车油漆行业老大

十四年前,初出茅庐的张信康从泉州毕业,单枪匹马到福州打天下;现在,他把公司的汽车油漆卖到福州各大4S店和汽修厂,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成为该行业的龙头老大。

作为泉州理工学院第一批中专学生,张信康最感恩母校为他奠定了身体基础,还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14年前闯福州做业务 成就汽车油漆行业龙头

福州的夏天,酷热有如火炉,张信康笑了笑,“十年前年跑业务时,可比现在热多了。汗流浃背!”

张信康是漳州人,在泉州理工学院(当时为中专)读汽车专业,毕业后只身来到福州,跑汽车油漆业务。“刚到福州,人生地不熟,行业竞争大,业务很难跑。”

“骑自行车跑业务子,几乎跑遍了福州的4S店和修理厂。”当时,张信康一个月内就丢了10多辆自行车。“苦是苦一点,幸亏在校时就学会了吃苦耐劳”。

凭着一股闯劲,张信康很快就在福州打开了一片天地,几个月后销售额就噌噌地往上升,最多时达到20多万元一个月。到了2006年,年销售额已达到1500万元,在汽车油漆行业成为福州市场的第一位。

工作忙不忘体育锻炼 早锻炼让他赢在终点

就算工作再忙,一有空暇,张信康都会约上三五朋友一起打羽毛球。“在读书时就养成锻炼的习惯,这可得感谢学校。”

在张信康的回忆里,自己读书那会儿,学校早锻炼制度更严格,要求也更高,“5点半就要起床,周一到周五每天跑5公里,周六要10公里”。

虽然辛苦,但张信康说:“工作之后才理解到学校早锻炼的良苦用心。”身体好,才有努力工作的本钱,才有事业成功的基础。

    “在一些技术类岗位,专业技术很重要。”张信康说,在校时要练好技术和能力;不过,最终决定在事业上能走多远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刻苦奋斗的精神。“我想,在学历上,理工学院可能比不上一些名牌大学,不过,在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为人相处的能力上,理工学院还是很有一套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