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庞大系统工程。将循环经济这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的基本理念运用到生态校园建设中,通过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校园建设,又以生态校园建设传播循环经济理念,培养建筑专业人才。

    ■王雪琴

    校园绿色建筑工程依托自己研发的专利技术做到节能、节地、节材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教室、寝室安装获得专利的百叶式可调玻璃窗,每一结点上对通风、采光调节自如;夜间照明使用的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以循环经济理念和生态校园实践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建筑人才,这所民办高校就是泉州理工学院。

    生态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庞大系统工程。泉州理工学院一边摸索一边实践,从不自觉到自觉地将循环经济这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决策的基本理念运用到生态校园建设中,通过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校园建设,又以生态校园建设传播循环经济理念,培养建筑专业人才,取得了实效。

    开发循环经济技术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场根本变革需要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和无害化技术等六大技术体系的支撑。而高校是科技的孵化器发动机,能够为循环经济引领技术进步,提供智能动力。

    泉州理工学院在没有国家经费投入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力量研发出国家专利技术20余项,其中具有很大推广价值、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专利技术4项,即一种非承重墙体及其成型方法一种新型绿化墙体一种新型循环水箱一种制造混凝土墙的模板等,以事实改变人们对于民办高校科研能力差的偏见。

    减量、再利用、再循环内部化

    循环经济的运行是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融过程,在此过程中遵循其核心原则——“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

    ——遵循减量化原则

    泉州理工在办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节约资源,使资源消耗实现减量化。如自主研发、获得专利并成功运用到校舍建筑的新型墙体就很好地体现了减量化。这种新型墙体的主要特点是墙体厚度减少50%以上,增加了可用空间,减轻了楼层负载。建筑废渣可回收进入建筑墙体,节约材料、清理废渣的成本,保护环境。

    ——遵循再利用原则

    泉州理工对于办学过程中的资源尽可能地再利用。该校区用水循环系统就是再利用原则的很好例子。他们利用地理条件,让生活用水在校内多层级循环使用,而且没有污水排出校园。例如在学校浴室、厕所增加自主研发并获得专利的循环水箱,收集上层洗手、洗澡和洗衣服等废水,经过过滤中和后用于下层冲厕所。顶层冲厕所的水用水塔底部的废水。排放的水利用校区地面高度落差,经管道对地面绿化和学生农作物实训基地自动浇灌;高层宿舍部分洗刷用水经过滤中和后,经管道对底层屋顶和墙面绿化自动浇水,最后经土层过滤进湖中养鱼。其特点是不用外来水源,污水不排出校园。该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不但节约大量能源、为学校节省可观的经费,而且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提取大量的沼气用于炊事、照明、汽车燃料等,同时改善了土壤、空气、生态环境。

    ——遵循再循环原则

    “再循环原则即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尽可能地实现废物的资源化。泉州理工在国内现有沼气提取技术的基础上,经技术改进建立了新型三级沼气池,经三级反复提取沼气,用于热水供应和自行改制的发电机组发电。增加沼气提取量50%以上。每立方米沼气发热量2300千焦,相当于0.7公斤无烟煤,其抗爆性能好,是很好的清洁燃料。

    以培养人才为旨归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循环型社会必然涉及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人,需要人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相应改变。其发展需要在不断提高人才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关键是要着力引导学生形成对循环经济的正确认识,明确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创造和开发循环经济技术,使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循环经济这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变革提供人才储备和思想准备。

    泉州理工学院依托学校自主研发、获得国家专利的绿色建筑技术建立了生态与绿色建筑研究所。一方面,以科研工作引导专业教学,师生共同合作开展绿色建筑课题研究及绿色技术研发,在研究中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就地取材,以新校区生态校园建设作为学生实训平台,把课堂建在工地上,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实时、实地的生态理念教育和理论应用训练,并进一步完善生态与绿色建筑的理论体系,不断提升技术指标,为地方的基建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还在全校范围开设新能源技术及应用产品检验及应用等与新能源、资源使用密切相关的选修课,并筹备开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