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赛场上的辉煌与喜悦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坚持训练。
一周下来,马拉松队的训练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周一到周四集中训练,周五往返跑驾训基地,周六跑大坪山,“有时周日大家也会组织出去跑一跑”,“平常我们大概训练三四十分钟,到快要比赛时,就加强到一个小时至一个半小时”。长跑俱乐部现任会长李立群说。
问起当初为什么选择加入我校长跑俱乐部,队员们直率地说:“因为喜欢,所以选择。”最初大家是怀着对长跑俱乐部单纯的好感聚在一起,开始“集体跑步”的生活。“每次训练大家都一起跑,有时有一百多人,挺有气氛的。”渐渐地,队员们由对团队的好感升华为对跑步的喜爱,直至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
 
跑步是挑战自己
“长跑重要不在于能力有多少,而是你能坚持多久。”在这个团队里,队员们学到最多的就是毅力与坚持。
每周五的驾训跑,一大早,全校学生浩浩荡荡地往山上跑,长跑俱乐部队员也在其中。“来回路程八公里,其他学生跑一趟,我们要跑两趟。”队员们从五点半跑到六点半,来回跑两趟,有时为了加强训练还要跑三趟。
5000米,10000米,5公里,8公里,10公里,30公里,这些数字对不怎么跑步的人来说像是“天文数字”,也有点难想象这些数字所代表的距离换做自己跑能否坚持得下来,而队员们面对这些显得很坦然,习以为常。
平常5000米,一万米对队员们来说是家常便饭,随着对训练的适应,训练强度也慢慢加大,5公里,10公里,每一次距离的延长都是对耐力的考验,对身体极限的挑战。
“大家都会坚持下来,累了就调整下步调节奏,但不会停下来走。”谈起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下会不会有想放弃的念头,队员们都摇头:“每一次跑步都是挑战自己,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马拉松全程是42.195公里,为了让队员适应这种长距离的跑步状态,训练从10公里的“小测”逐渐过渡到30公里的“大测”。“30公里拉链跑,要连续跑两个多小时,从下午四点跑到六点”。
在这两个多小时的“漫长征程”中,队员们要如何坚持?答案是,团队竞争与合作的氛围给予大家力量。“跑到中间很累的时候会想要停下来,但是一想到前面有人要超越,又重新打起精神”。长跑俱乐部队员刘爽说,每超越一个人,就多一份前进的动力,当看到前方的人一个个被自己超过时,会更有激情跑下去。
在这个团队里,队员们以一种进取,不放弃的精神“相互促进,一同努力”,集体的力量不仅让每个人都坚持到最后,而且激励大家不断挑战自己,超越他人。
“很满足,很有成就感。”在结束了“快乐与痛苦”并重的漫长跑步征程后,队员们感到很放松。那既是一种对自己坚持到最后的肯定,也是对不断突破与超越的满足。
新加入俱乐部的队员,刚开始参加训练时跑的比较慢且耐力也不太好。这时老师和老队员会给予细心地指导,让新队员尽快适应训练强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步调节奏,帮助他们“找到跑步的感觉”。
学校的马拉松训练一般从九月份就开始了,直到一月份参赛。在这一百多个训练日子里,教练和队员们始终遵循“快乐训练”的原则。训练时,队员们一同拼搏,共同流汗。训练结束后大家相互放松,交流心得,对训练中的不足之处互相指正改进。“有谁肌肉拉伤了,教练和队员都会关切地询问,给予帮助。”“训练中不仅提高了长跑素质,在与老师和队员的相处和交流中也学到了很多人生的道理。”队员们说,在这个团队里更多的是体会到一种拼搏、坚韧的精神,温暖与激情也充盈其中,这让更多人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